"预计年香港市场将会有只新股融资约亿港元。"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据IPO早知道消息,12月14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了《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年回顾与年前景展望》报告。
报告显示,按照截至年12月31日募资总额,上海、深圳和韩国的证券交易所将会登上年全球新股市场排名的前三位置,部分原因是来自3只超大型新股,当中有两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另有1只为今年全球最大的新股于韩国上市。由于新股融资规模相对较小,香港交易所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将分别排名第四及第五。
报告显示,今年香港新股市场跟随全球新股市场的跌势,融资总额及数量均大幅下滑。在年底时,香港市场将以大约82只新股融资1,亿港元,相较去年为97只新股融资3,亿港元,新股数量下跌15%,而新股融资总额减少69%。7月以后新股上市速度回暖,下半年新股数量为上半年的两倍多;然而,全年整体数量及融资额仍然为过去10年以来的的低位。
年香港市场新经济新股数量对传统经济新股数量的比重稍有增长,然而由于超大型和大型新经济新股数量骤减,融资额仍然显著滑落。今年上市首日表现最佳的3只新股表现落后于去年上市日表现最佳的新股。香港主板平均融资规模下跌至8.5亿港元,低于年以来的低位。今年香港市场在新股数量上,TMT行业主导,医疗及医药居次,消费服务行业紧随其后。新股融资额方面,消费服务行业领先,TMT行业表现明显较去年骤减。
德勤预计年香港将会有只新股融资约2,亿港元;香港新股市场明年年初的表现较为放缓,但是市场的动力随后将会增强。虽然中概股会继续来港上市,更多内地企业将会以H股形式于香港上市,其中也包括A+H两地上市的企业。随着估值逐步上调,预期将会有更多分拆上市。如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交易柜台、将在香港上市的海外公司纳入港股通和FINI的监管改革,将有助支持“双币双股”和海外企业及特专科技公司于年内在香港上市,并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年全年A股市场将会录得只新股融资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为只新股、融资额5,亿元,新股数量下跌16%,但新股融资总额将增加8%。上海市场将会从只新股募集大约3,亿元,深圳(从只新股融资2,亿元)和北京(从75只新股融资亿元)随后。
年A股新股上会数量较上年有所增长,上市申请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A股TMT行业新股数量比例上升明显,制造行业占比最高但比例下降。TMT行业新股融资额遥遥领先。截至年12月9日,上海、深圳主板等候上市的正常审核状态企业数量为家,较年12月31日等候上市的家增加46家,无中止审核的企业。截至同期,科创板等候上市的正常审核状态企业数量为家,另外有37家企业中止审核;创业板等候上市的正常审核状态企业数量为家,另外有52家企业中止审核;北交所等候上市的正常审核状态企业数量为67家,另外有15家企业中止审核。
预计年,上海科创板将有至只新股融资3,至3,亿元人民币;深圳创业板可以有至只新股融资1,至2,亿元;上海和深圳主板有大约60至80只新股融资1,至1,亿元;而北京证券交易所会有大约至只新股融资至亿元。
德勤预计在上海科创板和深圳创业板推动下,整个市场将能募集更多资金,而北京证券交易所则会于年内推动整个市场的新股数量增长。
而虽然更多中资企业在今年第三季度在美国上市,但是此动力在第四季度减退。全年市场将会有大约16只新股上市融资5.4亿美元,较年的42只新股下跌62%,以及15亿美元的融资总额减少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