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姜大卫早已是华语影史上的传奇。
他出身于演艺世家,4岁起就在片场当小演员,二十出头时从“性命相搏”(张彻语)的武师(武打演员替身)做起,很快成为一代武侠电影大师张彻钟爱的弟子、香港第一位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得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红遍了全球华人社会的电影明星。
以武侠片出名的姜大卫,做过演员、当过导演,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华语影史上的传奇。《演员请就位》节目组供图
但以出演武侠片成名的姜大卫,却在事业巅峰期转行做了导演,将视角对准社会底层。其执导的电影算不上卖座,却颇具现实意义,也能成就演员。萧芳芳首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电影《不是冤家不聚头》、刘青云的电影处女作《听不到的说话》均出自其手。对于因移民加拿大而中断了导演生涯,他是有遗憾的,15年后想继续做导演才发现想法和手法已经跟年轻一代脱节。“我是有点儿后悔的,当然也没有后悔药了。”
他决定不再做导演,专注做演员,演主角、配角都一丝不苟。他身上并没有“传奇明星”的神秘感和距离感,无论是电影,还是TVB电视剧,影迷只要耐心守候,准能等到他的出现。他视“演员”为不设退休时间的终生职业,能够坦然接受位次的变化。“除非不做这行,否则这是必经之路,没有谁可以永远做男一号。有很多的因素,年纪也是其中之一。”
古龙书里写过:“纵然到江湖去赶上了春,也不必留住它。因为这就是人生,有些事留也留不住。你一定要先学会忍受它的无情,才会懂得享受它的温柔。”回过头去看,这倒很合适用来形容他心目中的男主角姜大卫。时代的潮水来了又去,他已经看透了涨落。
关键词·退休
有太多新东西要学,怎能退休?
今年年初在埋堆堆APP上直播的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姜大卫从哥哥秦沛手上接过了“万千星辉演艺大奖”(终身成就奖)。他说,自己从影70年来拍过电影、拍过电视剧,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做过导演,但现在时代变化很快,他发现还有很多新东西需要学习。“之前有人问我什么时候退休。我说,我还没学会所有东西,怎么能退休?演员没有‘退休’二字。大脑和身体还没告诉我几时需要退休,所以我现在不会退休。”
他甚至没有让自己休息太久,今年春节前后拍了两部电影。业内都知道他是武师出身,演动作戏从来不用替身。即便现在七十多岁,剧组有替身演员,但电影里的动作戏除了需要摔和翻的,他都亲自完成。“这也是我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吧,知道什么动作能做,什么不能做。当然,拍动作戏前我会好好热身,平时也会保持运动。”
聊起最近拍的两部作品,让他感觉到电影的拍摄手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即便和一两年前相比,这种变化也很明显,拍戏氛围也不一样了。比如摄影师助手不用站在摄影机后面盯着了,而是在较远的地方遥控对焦,灯光师也可以在远处遥控操作。“我那天拍完动作戏,他们都说:‘不错、很好,不信你来看看!’原来他们边拍边完成了整场戏的粗剪。这些对我来说都蛮新奇的,我相信下部电影和电视剧还会有改变。你说,我是不是还有很多新东西要学习?”
在电影《诛仙》中,姜大卫饰演道玄。
因为疫情,姜大卫已经有两年没来内地了,上一次还是年到浙江象山拍摄微电影。再往前一年,他在北京怀柔拍摄程小东执导的电影《诛仙》(饰道玄)时,也感受到了内地影视制作跟香港的不同。在香港演古装戏他通常是自己粘胡子,二三十分钟搞定。但出演道玄时,他的胡子和眉毛是化妆师一根一根粘上去的,每天化妆需要两个小时,做完感觉很不一样。他希望有机会回内地拍戏,了解新的变化。“不过得有人请我呀,也要看时间、角色等各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演员
没人能永远做男一号,包括我
姜大卫成名很早,23岁时(年)他就凭借主演张彻执导的影片《报仇》斩获第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位获此荣誉的演员。
二十出头的姜大卫凭借主演张彻执导的影片《报仇》获得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年轻时,他外形瘦削、相貌清秀,不经意间流露出忧郁的气质,是当时影坛别具一格的美男子。亦舒曾这样描写姜大卫:“他独有美丽的沉默,用一只卡蒂埃打火机点总督牌香烟,非常出世的样子。”当年他有多红呢?尔冬升接受陈鲁豫采访时说,姜大卫比他和另一位哥哥秦沛的成就要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加、英、荷、澳、韩、泰……全世界的华人社会里他都“很红很红”。
传奇大明星通常自带神秘感和距离感,但姜大卫没有。近三十年来他出演过数十部影视剧,偶尔演男一号,多数时间都甘当配角。从万众瞩目的男主角到影视剧里的“资深绿叶”,这样的落差并没有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困惑,只因从影多年看到过太多类似的情形,轮到自己经历时已经能够坦然接受。“当年路上碰到粉丝,都找别人(别的当红明星)拍照,过了段时间,很多人来找我拍照,不找他拍照。给人的感觉是我的戏很多人喜欢看,他的戏没有人看。到后来我的戏没人看,其他人的戏有人看……”
年,姜大卫成为首位拿到亚太影展(原名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的中国香港演员,并在华人社会中走红。
这样的事情看得多了,他也慢慢明白,除非不做演员这一行,否则人气由盛转衰就是必经之路。“没有谁可以永远做男一号,没有人可以永远站在巅峰的位置。有很多的因素,甚至于年纪也是因素之一。”身为演员能做的,唯有继续用心去演戏,保持作品的水准。就算演配角、就算只有一场戏,心里也要当自己是男一号去演。“这样就可以平衡自己的心态了。”
关键词·师父
张彻导演是我师父,一辈子都是
姜大卫演员生涯的开端和高光时刻,都和武侠电影大师张彻密切相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张彻的创作高峰,他执导的《独臂刀》《报仇》《刺马》等影片大受欢迎,所开创的阳刚风格和暴力美学影响至今。徐克曾公开表示自己受张彻影响很深,“至今看任何一部武侠电影,都有《独臂刀》的影子。”张彻一手发掘培养了多位电影明星和导演人才,包括姜大卫、狄龙、王羽、李修贤,以及导演吴宇森。其中,姜大卫是张彻最钟爱的男主角之一,他两度获得亚太影展表演奖的《报仇》《叛逆》,都是张彻执导的。
作为导演的张彻(中)发掘了很多优秀的演员,包括狄龙(左一)、傅声(左二)、陈观泰(右二)、姜大卫(右一)。
虽然4岁就开始演戏,成年后姜大卫却是作为武师(武打演员替身)入行的。是张彻劝说他离开当时收入更高的武师行当,签约邵氏做了演员,甚至连合约都是张彻帮他跟公司谈的。“张彻是我师父嘛,一辈子都是。我们这种‘古装人’一定要听师父的。那时他问我:‘做演员怎么样?要做演员我帮你谈。’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去帮我谈的,等于现在的经纪人一样。”张彻平时也对弟子很好,拍完戏常常领着一班弟子去吃饭。“都是他请,他是导演,钱多嘛,我们做演员的钱少。他就把我们当儿子一样。”
与姜大卫相识的经过,张彻在杂志(《香港影画》)上写过。他拍《金燕子》时注意到给演员井淼担任动作戏替身的青年,别人告诉他那是女演员红薇的儿子。一问叫“姜大卫”,他就明白这是严化(原名姜克琪)的遗孤。张彻写的第一个剧本就是由严化和顾兰君担任男女主角的。“当时我心一动,有些恻然之感。本来武师目前是很吃香、收入很多的行业,但总有点儿‘性命相搏’之感。故人之子,在这样年纪就以此维生,心里多少有点儿不舒服。”
因此拍摄《死角》(年)时,张彻找到姜大卫签约做演员,从配角演起。几部戏后,《游侠儿》找他演了主角,大获成功。大家逐渐发现,演员才是最适合展现姜大卫才华的职业——“身手矫健、打斗出色,表演自然生动,学开车、学骑马,不仅一学就会,而且一会就好……每个角色都演出了不同的味道。他的型也别具一格,与国片中别的‘小生’不同。”
上世纪70年代,姜大卫在年轻男演员中是个特别的存在。
关键词·武侠
论表演,最中意的还是武侠片
《倾国倾城》(年)是姜大卫入行后,第一次离开张彻去拍别的导演(李翰祥)执导的作品。其实他家里跟李翰祥导演很熟,早年促成李翰祥加盟邵氏电影公司的正是尔冬升的父亲尔光。七八岁时,姜大卫就跟妈妈(红薇)、哥哥(秦沛)、妹妹(严慧)一起出演过李翰祥执导的《马路小天使》(年)。
《倾国倾城》是姜大卫成为演员后,第一次离开张彻拍摄其他导演的作品。
20年后,李翰祥找他演电影《倾国倾城》,他第一件事就是先征得张彻的同意。“大的公司都有不同的山头嘛。如果张彻导演不让我们去,我们绝对不会去拍。但他不是这样的人,反而会给我们各种机会和各方面的支持。他说:‘你们应该出去试试看’。”
多年后,他与TVB结缘也和张彻间接有关。上世纪90年代初,姜大卫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但张彻叫他帮忙拍电视剧版《刺马》(年),他义不容辞飞了回来。拍完《刺马》,TVB制片人潘嘉德邀他出演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年),这也是他与TVB正式合作的开始。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后,姜大卫开始与TVB正式合作。
该剧的导演李仁港是电影美术出身,拍摄时采用了很多电影技法,再加上剧本对原著改动很大,最后呈现出来的风格与当时的武侠剧大不相同。姜大卫饰演的*药师若干年后仍令很多内地剧迷为之倾倒——“看这部戏之前,觉得*药师怎么能是这个样子?看过之后,又觉得,*药师怎能是别的样子!”
谈及该剧的成功,姜大卫将之归功于导演。“我只是了解了剧本里‘东邪’的性格,用平常心去演,并没有说要怎样特别的设计。李仁港导演的拍法跟其他人不一样,这部戏拍得不错是他的功劳。”
这次合作后,他推荐李仁港担任了电影《94独臂刀之情》的导演,那是李仁港的电影处女作。身为张彻、姜大卫的影迷,能以《94独臂刀之情》开启电影导演事业,李仁港是幸运的。10年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李仁港还回忆起曾到张彻家中陪他一起看《94独臂刀之情》,张彻写了“成功不必自我”送给他,让他铭记至今。
至今演了近部影视作品,姜大卫个人最中意的还是武侠片。“我师兄王羽有一部《金燕子》,我很喜欢。我自己的戏也有几部到现在都还蛮喜欢的,比如《新独臂刀》《保镖》《报仇》,《刺马》那个戏也很好。”从影70年,古装戏和时装戏他都演过不少,之所以更喜欢演古装武侠片,也是因为有文化情结在。“这是我们中国文化里的东西,其他人拍不出来的。”
姜大卫至今仍很喜欢张彻导演的电影《新独臂刀》。
关键词·导演
偏爱现实题材,后悔中断导演生涯
年凭借电影《叛逆》在亚太影展再度获奖后,姜大卫开始当起了电影导演。一个还不到30岁正当红的电影明星,当时为什么想要做导演?他笑着说:“哎,每个自以为好的演员都希望做导演嘛,都觉得自己有好多想法,要通过做导演来表达。我也不例外。”跟着张彻导演拍了这么多年的电影,他自认是懂得如何做好导演的,也有一些要表达的想法。“于是张彻导演帮我们跟公司谈,公司同意让我们试试。结果做了导演后,失败的比成功的多。”
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是狄龙、王钟、李司棋、秦沛主演的电影《吸*者》(年),导演生涯中断前的最后一部电影是张曼玉、张学友主演的电影《黑雪》(年)。一头一尾两部戏,主角都是“吸*者”。近20年里,他陆续执导电影十余部,多数是现实题材,他常常把镜头对准香港底层社会的边缘人群。无论取材还是风格,他导演的电影都跟张彻完全不同,和电影市场的流行也不一样。彼时的华语电影市场,流行的仍是武侠片、动作片,*、洪金宝都是票房的宠儿。
《吸*者》开机现场,导演姜大卫(左一)与男女主角狄龙(右一)、李司棋(中)合影。
姜大卫说,他做导演就是想尝试拍摄不一样的电影。首先想拍跟张彻导演不一样的,因为拍武侠片永远拍不过师父。其次,他小的时候整个社会大环境不好,家里虽然是做演员的,也穷过,在屋子里翻半天也翻不出几块钱的苦日子也过过。他家附近就生活着很多社会底层的人,吸*的、*钱的,什么都有。“说得伟大些,我想把这些拍出来给观众看,希望大家能够从中看到社会问题所在。但观众接不接受就不一定了。”
有意思的是,导演姜大卫对现实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