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下的香港电商为何落后内地东方财经杂 [复制链接]

1#

文:石岩

香港一直被誉为“购物天堂”,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旅游和购物,零售业对香港经济的发展有杰出贡献。

然而,新冠疫情严重打击了香港零售业。在疫情肆虐之下,全球各地的零售业也都经受了挫折,很多国家的传统零售业举步维艰。实体店面营业额剧减的同时,还不得不支付员工工资、各项税收、场地租金等。对此,很多国家或者地区都出了帮助政策,支持传统零售业走出困境。

很多零售商也在迅速转型,更加重视电商的发展。其中中国内地的电商在疫情期间表现尤其突出,迅速扩大市场,加大了在零售业中的比重,成为年零售业中的超级霸主。

疫情严重影响零售业

香港特区政府2月发布的统计显示,新冠疫情对消费相关的产业造成了严重打击,年香港零售业总额临时预估为亿港元,同比下滑24.3%,是香港有历史记录以来,零售业跌幅最大的年份。

根据统计,年商品销售总额下跌严重的有:药品和化妆商品,跌幅为50.0%;金银珠宝、手表及贵重礼品下滑54.0%;衣物产品下跌41.3%;穿戴鞋品及其他服饰配件下降39.7%。

年是香港零售业跌幅最大的年份。

从数据可以分析出,满足香港本地人的零售商店受疫情影响相对小些,疫情下生活还得继续,该购物还得购物。但是疫情阻挡了外地游客来港购物,而药物及化妆品、名贵礼物等产品,往往游客是最大购买群体。

香港和内地电商对比

有人描述,不仅仅是疫情期间,近十年来,香港的电商一直落后内地。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香港的电商并没有掉队,只是中国内地的电商发展太迅速。

年,金融服务科技企业FIS曾经发布《全球零售支付报告》,文中统计,电子商务仅占香港零售总额的4%左右。

商务部近期公布数据,年,虽然零售业总体下降,但是国内实物类网购总额逆势上涨到9.8万亿元人民币,增幅为14.8%,在零售业总额中占比24.9%,中国连续八年拥有全世界第一的电商市场。专家指出,中国电商的业绩突出,说明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电商也为防控疫情提供了更好的购物渠道,减少了商场购物人群聚集的现象。

香港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它的电商其实可以根据购物人群进行分类,例如分为服务香港当地人的电商,服务游客的电商,这两种电商的经营思路有不同之处,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服务香港人的电商

居住在香港,可以很方便的网购,除了国际和国内的大型购物网站,事实上,香港本地也有电商成长起来,只是规模没有那么大。例如,有家从电视购物转型的电商,主要面对本地客户,网上销售日用品、生鲜、家电等,一些大型的零售实体店也开了自己的网店,例如裕华国货等,也有自己的网上商城,但是网上销售额远远低于内地同行业。

香港电商占零售业的比例为什么低?笔者结合一些专家意见,以及笔者在香港的实地观察,认为是由如下原因导致:

1.市场偏小

香港是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区,不管人员还是货物,都有进关和出关,是个独立的区域,但是人口却只有七百多万,电商行业创业者会发现香港市场规模不大,而且物流配送等不好与内地城市形成共享,所以导致当地的电商无法发展壮大。

对于电商行业来说,香港的市场相对较小。

做电商,规模效应是核心竞争力。电商发展的前期,经常烧钱抢市场,低价获取大量的用户。有了大量用户,就会成为供应商的第一零售商,这时,电商就可以和供应商议价,你必须给我最优惠的价格。但是香港人口少,热衷网购的人则更少,要想形成规模效应有难度,一款产品没有做到零售的前几名,与供应商议价有难度,这也阻碍了很多创业团队在香港尝试新的电商项目。

2.实体店众多

香港的商店众多,是购物者的天堂,除了大型商场,中小型商店遍布全港,世界各个品牌一般在香港都有专卖店,品种齐全。店面大都在交通便捷的地方,或者和居民区紧密结合,日常用品等在楼下的商店就能购买。繁华的地铁站、公交站也往往建设成覆盖全产品线的商场。

在内地,线下实体店在很多区域并不发达,通过电商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在网上选择各类的产品,这样电商的优势会凸显出来。但这优势无法在香港发挥,相反,路上的快递时间无法满足香港的快节奏。

香港的商店众多,是购物者的天堂。

香港便利店的密度,在内地根本无法想象,密密麻麻的便利店使香港人一转身就能买到各种商品。另外,这些便利店除了购物,各种水、煤、电等杂费都可以缴纳,这是几十年前就形成了的习惯。

笔者本人也在香港尝试过上内地网站购物,结果发现到货时间因为出入关,明显比内地时间拉长,一旦出现了商品问题,需要退换货,则更加麻烦,严重影响了购物体验,还不如去实体店购物来得快。

3.商场价格有优势

香港是自由贸易港,进口商品大都是零关税,价格比较优惠。特别是全球闻名的奢侈品牌,或是优质的进口商品,在香港的价格比内地实惠很多,很多即使网购的低价都比香港的商场价格高,而且网购良莠不齐,假货多,很多人愿意来香港实体店购买有保障的正品。有的商场推出“周年庆”“节日庆”等各项活动,吸引各地游客竞相购买。

一些商场商人很精明,经过多年的运营,让很多网店的“低价”优势荡然全无。除了各种各样的促销信息外,香港还有形形色色的“比价”方法或者手机应用,帮港人找到实体商店中的“最优性价比”。很多商场都有打折区,经常举办各种品牌打折活动,笔者做过比较,打折价格低于网上电商,有些代购趁机囤货,可以说是香港商场的竞争力强劲,缩减了电商在香港的发展规模。

4.电商运营成本高

电商产品的交易,有很多环节需要高效地协调运转,包括物流配送、仓储管理、质量控制等等,香港是寸土寸金之地,电商往往有多级库房,办公室场地的租金会很贵。

快递员人力成本高,香港是发达城市,对外来人口能否工作有严格规定,没有像内地城市一样,有那么多外来且廉价的劳动力。

香港电商的运营成本相当高。

另外,香港的交通管制有规定,不允许简陋的快递三轮在大街上送货,香港快递员送货主要还是汽车为主,汽车的成本比三轮车高了一个级别。

笔者在香港也体验过,如果网购后送货上门,快递员要收一笔上门费,如果是到配送点自取,自己又要花一笔交通费,搬运也不便,网购的价格优势降低了,网购的意愿再次受到打压,特别是日常用品,还不如到楼下的超市购买,时效高,便捷又更便宜。

5.支付习惯

便捷的电子支付,有利于电商的发展,内地的电子支付非常便捷,在线上也可以便捷通过支付密码或者手机扫码支付。

但是在香港零售业最流行的支付方式是:刷八达通、信用卡和现金,八达通是公交卡,除了巴士和地铁能用,很多零售店、旅游景点等等都支持八达通,很多游客到香港的第一件事,是购买一张八达通,离开香港时,退了取余额和押金。

另外,手机等电子支付需要捆绑实名的银行信息,但是八达通是不记名的卡,无需捆绑个人信息,从隐私保护的角度来说,八达通有优势,有些香港人对个人隐私保护比较注意。

总之,因为线下零售店的发达,快递成本高,以及各种消费习惯等等因素,香港的电商发展缓慢,占香港零售市场比重小。

服务游客的电商

香港“购物天堂”的美称誉满全球,以美丽的风景,愉快地购物等吸引着世界游客。购物也是旅客的主要活动之一,香港是免税自由港,很多国际品牌产品比内地价格低,旅游零售产品五花八门,金银珠宝、电子产品、化妆品等是旅游零售主要产品,在海关规定数量和金额内,游客自用的商品无需缴纳关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访港游客中,内地游客最多,大概占78.3%;南亚及东南亚游人约占总数的5.4%;北亚占3.8%左右;约3.6%游客来自欧洲、非洲及中东地区。

曾经的香港,来自全球的游客数不胜数。

疫情期间,服务游客的香港零售店和旅行社一样,受伤很严重,没有游客哪里有收入?

所以笔者也研究过,疫情期间,这些主营游客用品的零售店,能不能通过开网店,服务内地游客?结果是困难重重,原因如下:

1.无O2O经营理念

什么是O2O经营模式,通俗地说就是线上线下互动,该模式一种是指线上营销,然后带动线下消费和线下购物。当然,也可以反向操作,从线下的实体店反向引导客户在线上购物。

在北京等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一些品牌商店在大力开展O2O模式,例如游客来到实体店购物,店员会利用促销手段,让游客加本品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