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香港墓地这么离谱吗着实刷新了观念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xftobacco.com/zzbb/

年2月末,吴孟达辞世的消息震动全国。达叔被誉为“香港黄金配角”,一生奉献过无数经典作品。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塑造的电影形象长大的。

达叔生前已有嘱托,他的遗体火化后,骨灰将安葬在“第二家园”马来西亚。这是为了更好的陪伴太太和子女,所以没有选择中国人传统的落叶归根,魂归香港。

另外,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墓地本身也非常贵,而且很难买到。

年,英国摄影师FinbarrFallon为了拍摄一组名为“死亡空间”的作品,曾记录过各大城市的墓地。其中香港的墓地非常震撼。山坡上遍布密密麻麻的墓碑,而后就是不断生长的摩天大楼。生与死的落差,在这里给人以巨大的惊叹。

根据香港美善生命网站提供的相关数据,香港大部分公墓根据价格的不同共分为三档。

在不计算额外的开冢费、清扫费下,最高档次的永久公墓价格在28万港币。

次一档的为十年续期公墓,认购价格在2.8万港币左右,但超过使用期限后,每十年要缴纳2万港币的续费。

第三档为价格2万元的不可续期公墓,遗体到了年限必须迁出。

当然,还有一档名为金塔墓地的墓地可供选择,14万港币即可永久安葬,只是面积却比普通墓地小了一半。

无论哪种墓地,每平米的价格大约都超过10万元,堪比豪宅。

香港不仅房价高,墓地价格更高

然而,即便这么贵,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购买任何墓地,公民都需要在网上先提交申请,然后等待月中的随机摇号配送。换句话说,能不能在死后“尘归尘、土归土”,完全凭天意。

在华永会官方网站,可查询到不同等级墓地的价格

另外,买完墓地,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官方说明中已有注意事项,如果政府基于任何原因准备收回、或处理墓地所在的土地。墓地所有者需要在指定期限内将骨灰和墓碑掘出移走,否则将会由官方自行处理。

由于墓地越来越贵,大部分香港公民还是选择便捷且低廉的火葬。

在香港,存放火葬后骨灰的骨灰龛共分为政府和私人的两类。

政府的骨灰龛为永久存放,视大小和位置收费,在-元不等,私人骨灰龛价格颇为昂贵,动辄可高达数十万乃至百万。

然而,目前香港的骨灰龛也没有足够的位置了。公开资料显示,香港每年去世人数为5万人,90%选择火葬,到年,将会出现40万骨灰龛的短缺。

政府每次修建的数千个骨灰龛位,一旦公开对外发售,不到一两天就会被抢售一空,大部分市民还需要轮候龛位,等个几年是常规操作。

如果逝者属于宗教信徒,也可以将骨灰保存在宗教团体的坟场内。图为保存香港已故女星蓝洁瑛骨灰的长沙湾天主教坟场。当然,这个地方也不便宜。

事实上,香港人为了给逝者寻找一方净土,死后可以安享天国太平,在多年前就耗尽了脑细胞。

鸦片战争前的香港,远没有今天这么值钱,彼时这里还只是一个小村落。英国殖民者在落脚后,选择了三面环山的黄泥涌作为大本营。

年的黄泥涌

当时很多外国士兵无法忍受香港炎热潮湿的天气,加上疟疾、霍乱和伤寒感染,大多都死去了。

英国政府认为此地不详,连忙将大本营迁到其他地方,在原址修建了名为“快活谷”的坟场。后来为了安抚来华英军的思乡情绪,又在坟场对面修建了“跑马场”。

随着死亡士兵越来越多,山坡低位的墓地很快用光了,在年便宣告用罄。这就是如今香港著名的跑马地,以及著名的殖民地公墓的由来。

如今的香港跑马地

香港最古老的殖民者公墓

在19世纪末,香港开埠后,城市化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数以万计的珠三角贫苦民工赴港寻找工作机会。在此期间,很多不幸死亡的华人劳工,几乎没有合理的殉葬方式。

据记载,“瘟疫流行,华人大量死亡,因草草下葬,深不及二呎,且大都没有盖上棺木,遇到大雨,尸体便被冲到马路上”。这样悲惨的命运,和西方殖民者严谨规格的墓葬相比,实在令人唏嘘,直到华人殓葬法推出,有了专门的坟场,情况才有所改观。

二战后到60年代,香港迎来移民潮和婴儿潮,一时间人口爆炸。居民数量在短短20年间,就从60万激增到多万,连活人的住房都成了问题,就更不要说墓葬了。

香港各区人口密度,数据截至年

目前,香港每年的死亡人口都在不断攀升。年死亡人口已高达4.6万,土地短缺和死亡人口的增加,使得香港对墓地的需求更加迫切。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香港政府就针对日益严重的墓地需求,提出过火葬。

然而,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因为受传统基督教义的影响,火葬是惩罚“罪人”的方式,并不被大家接受。60年代的英国也只有40%的人选择火葬,更不要提还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香港了。而且当时火葬的费用比土葬还贵一倍,50年代末期,香港只有1.65%的遗体被火化。

直到70年代,随着人民思想的进步,政府的宣传,以及……墓地减少,土葬价格越发昂贵,火葬变得划算,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年,香港死亡人口的火化率已达到91.4%。

在近几年,为了缓解日趋严重的“天国压力”,香港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其他各种方式,来满足大家的殡葬需求。

年,香港就推出了绿色殡葬服务,在钻石山、长洲、葵涌等地修建8个纪念花园,鼓励大家将骨灰洒在这里,让逝者魂归自然怀抱,并且还能提供免费的纪念服务。

此外,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还划定了三片海域,并安排免费渡轮,鼓励大家进行海葬。

香港设计师李昭明甚至提出,可以在渡轮上修建一艘“海上墓园”,让人们把逝者的骨灰安放在此,摆放骨灰的墙还可转动到不同方位,确保好风水。在清明时期,亲人可登船祭拜,真正做到把“星辰大海”当作人类的归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