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来源:独角兽早知道
在未来18个月,恒生指数将发展一个以内地公司和科技、电商、IT行业为主的指数,大幅减少房地产和金融股的比例。
恒指昨天暴跌多点,基本上多个板块都出现集体回调,散发出的避险情绪也较为强烈。
来源:Wind
一方面,市场对国内二次爆发的担忧。
事实上,基于国内的执行力,二次爆发概率低,但可预期的是,与疫情共存将是一个我们必要面对的问题,绝对清零的期望比较不切实际。
相对于二次爆发,市场实际上更担心的是过于严控,会为经济生活再来一次重大打击。
另一方面,二次爆发的问题也发生在正慢慢解封经济的美国,每天新增确诊人数都在反反覆覆,基本上已经朝全民免疫的方向发展。
当然,这一切对于特朗普来说也不是很重要,美股创历史新高才是他追求的政绩,但上周开始美股走势也在反反覆覆,而风险当前,还是谨慎至上。
根据美国投资银行Jefferies的数据,在基准调整后,恒生指数可能会囊括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企业,在其中科技股将占很大的比例。
在上个月,具有五十年历史的恒生指数(HSI)首次允许已经海外IPO以及具有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纳入基准指数。
Jefferies还确定了31家可能会在香港再次上市的美国上市中概股,并认为这种“上市移民”可能会吸引多达亿美元的资金涌入香港。
目前,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可以在香港联交所二次上市。但是在新规则更改之前,它们不能被囊括在基准恒指中,且不会被包含在以恒指为锚的指数基金中。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一项有关中概股的法案让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们倍受打击。分析人士称,这可能会促使其中的很多公司在中国香港或中国内地上市。
Jefferies在上周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未来18个月,恒生指数将发展成纯粹的“内地指数”和“科技、电商、IT指数”——大部分成分股来自内地,并大幅减少房地产和金融股的比例。
纵观恒生指数,其目前的50只成分股有48%的公司属于金融行业,有超过10%的公司属于房地产和建筑业。
摩根士丹利在上个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三巨头阿里巴巴、小米和美团将成为指数调整的最大受益者。
其他中概股也宣布了从美国退市的打算。百度在上个月表示,它正考据在香港或其他地方二次上市的可能性。
随着中概股回归潮的开启,6月27日香港交易所集团也即将迎来成立暨上市20周年,香港交易所总裁李小加更新网志表示,香港交易所开始冲刺“第三次跳跃”,“这就是我们的-三年战略规划,围绕立足中国、连接全球和拥抱科技这三条主线,我们将把香港资本市场打造成‘中美竞争的二元化时代’全球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枢纽之一,让世界与中国在这里拥抱彼此”。
据介绍,港交所的总市值一直稳居全球交易所前三;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稳居全球前四;在新股发行方面,港交所的新股融资额在过去11年中7次全球夺冠。
李小加介绍,年的股灾给香港带来了惨痛的永久记忆,但同时也促成了香港沿用至今的证券监管的框架体系,影响深远。经历过考验的香港市场在规范化和电子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先后推出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等,金融产品也不断丰富。
H股的历史性推出更为香港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此后的亚洲金融危机又给香港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也为香港市场积累了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
李小加表示,港交所从年开始,以“”的股票代码走上了改制之旅:从会员制走向公众上市公司制、从现货与期货分离走向期现统一、从交易与结算割裂走向垂直整合、公众利益与股东利益在法规下开始明确与统一。港交所在这一新时代经历了成长之痛和各种磨合之苦,IT系统升级改造的磨合、功能合并的磨合、多元文化之间的磨合,以及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投资者保护与市场发展之间的磨合,为后来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李小加说,在过去的十年里,港交所在三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的突破:通过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实现了对大宗商品业务“零的突破”,对国际拓展“零的突破”;通过沪深港通、债券通,港交所实现了在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环境下中国与世界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突破;通过对上市规则的重大改革,港交所实现了拥抱新经济、拥抱新科技的突破。
李小加表示,凭借改制和历史性的突破,港交所目前已经冲出香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人民币自由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绝不会停顿,更不会逆转。
并且,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接受无线新闻专访时表示,中概股回归潮将会继续,但不会为了吸引中概股回流香港而放宽监管要求。
李小加认为,中概股回港上市趋势会持续,更重要的是回来以后,交易量会逐渐大规模向亚洲时段转移,那才是更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