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楊凡寫給香港和電影的一封情書書展mi [复制链接]

1#
唯美導演楊凡憑《繼園臺七號》收穫二零一九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劇本獎,無論在電影映後,抑或是在原著劇本末章,楊凡都將這部作品稱作為一封「寫給香港和電影的情書」,以表達自己對那個年代的香港的美好期願。導演楊凡圖:網絡資源在第七十六屆威尼斯電影展的訪談中,《繼園臺七號》被楊凡解釋為一部將寫作、繪畫、音樂等元素雜糅在一起的藝術電影,中文可以用「佛跳牆」來解釋。電影中極少數的人物對白配上大量旁白,形成了導演獨具一格的美學感悟,甚至可以將觀影過程視作為一次冥想。這是一部以手繪鉛筆畫為底製作出來的動畫電影,別具一格。楊凡的電影總是星光熠熠,這與他早期是名人攝影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繼園臺七號奪威尼斯最佳劇本獎圖:網絡資源一九七三年,從歐美遊學回香港後成立花生映社有限公司,楊凡成為了一名攝影家,開始在香港拍攝名人的寫真照片,其中不乏天王巨星。楊凡是第一位將亦舒的小說改編為電影的導演,其中由張曼玉和周潤發主演的《玫瑰的故事》一炮而紅後,楊凡拍賣了手中珍藏的張大千畫作,獲得的資金作《流金歲月》的拍攝經費。唯美動人的畫面構圖是楊凡一貫的電影風格,這些電影無不展示著楊凡對舊時代香港的優雅和緩慢情有獨鍾。圖:網絡資源三段式劇情片《新同居時代》之後,楊凡開始著眼於拍攝社會邊緣人物為主題的電影,其中《美少年之戀》就是這一時期的轉折力作。當時還是模特兒的吳彥祖被楊凡帶到大螢幕前,與馮德倫上演了一段淒入肝脾的哀感篇章,通過林青霞擔任的旁白來補充說明人物行動時的心理歷程,這種形式是楊凡在某種意義上將電影和文學結合在一起。圖:網絡資源在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劇本獎後,楊凡出版了電影的原著《芳華虛度.繼園臺》以及電影分鏡劇本。楊凡在出版的電影分鏡劇本中批註,該片曾經過屢次易名:從最初的《樓上畫家》、《慕昧》、《青春夢裏人》,才到最終的《繼園臺七號》。故事中母女兩代人跨越五十年代台灣至六十年代香港,歷經了台灣眷村、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北角、中國香港的「中港台」三地變遷。書中對台灣眷村的描寫彷彿是楊凡早年在台灣生活的真情記錄,後記更寫明與八年前的報刊終結版本一致,雖然「一字未改」,卻仍然貼合現今香港的環境。對香港懷著一腔深情的楊凡寫下這一段追憶似水流年,是在為香港祈福。圖:網絡資源動畫電影《繼園臺七號》的預告片裏,只有寥寥三句對白。「你愛我嗎?」「我都可以。」「不用送我了。下星期見。」對白短促且沒有透露更多信息,但三位主角已經憑此道出故事內糾葛不清的人物關係及其獨特鮮明的個人性格。不被社會倫理認可的地下戀情,是楊凡導演的電影「母題」,比現在的酷兒電影潮流還早幾十年,楊凡書寫的影片故事中常常出現跨性別人士、同性戀情、以及未婚懷孕的女性等意象,為社會邊緣人物譜寫出一篇篇優美的舊時代戀曲。圖:網絡資源年少記憶的黃金歲月在接受二零一九年洛杉磯動漫電影節採訪時,楊凡稱:「製作《繼園臺七號》是一場歷險。」這是一部成人動畫電影,節奏基調非常緩慢,就像是一九六七年的香港。正如同古蒼梧寫在《芳華虛度.繼園臺》最後一頁:「美麗、浪漫、非*治的年少記憶,如在夢中。那是我們的黃金歲月。」(楊凡為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系列嘉賓講者)楊凡小檔案年出生,原籍湖南衡山,五歲移居台灣,十七歲到香港。曾赴美修讀電影,年在香港創立花生映社有限公司,年首次執導《少女日記》,從攝影家躍身為電影導演,作品多以唯美風格。曾擔任亞洲電影大獎、釜山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年,動畫電影《繼園臺七號》獲第76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劇本獎。

年香港書展名作家系列講座

講者:楊凡、張艾嘉

主持:李安

主題:繼園臺寄出來的情書

時間:年7月18日星期六16:30-18:00

地點:香港灣仔會議展覽中心Theatre1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鏈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