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香港大学7位年青科学家获2020年度国家 [复制链接]

1#

上排左起:

陈慧贤博士、张慧婷博士、黄泽蕾博士、黄兆麟博士

下排左起:

DrTimothyBonebrake、王宇锋博士、张鸿生博士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刚公布结果,在港澳区25个名额中,香港大学(港大)有7个项目获选,连续第二年在所有院校中有最多年青学者获奖。

“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自年起开放给香港及澳门八间大学的年青学者申请,男性未满38周岁和女性未满40周岁的年青科学家均可申请,旨在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青年学者,在其自选的研究方向上进一步开展创新研究,以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人才。

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港澳)获选的港大学者,每人获人民币万元资助金额,直接“过河”在香港作研究经费,资助期限三年。

七位港大学者为:

李嘉诚医学院

陈慧贤博士

药理及药剂学系副教授

张慧婷博士

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

黄泽蕾博士

病理学系助理教授

黄兆麟博士

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兼属工程学院电机电子工程系)

理学院

DrTimothyBonebrake

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

王宇锋博士

化学系助理教授

社会科学学院

张鸿生博士

地理系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简介:

陈慧贤博士

李嘉诚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副教授

研究项目:优化对精神疾病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管理

基于全港人群的真实世界大数据,分析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趋势和使用长效注射(LAIAs)同口服(OAs)抗精神病药的临床结局(住院、急症就诊、自杀和死亡),并探究特殊人群(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孕妇和物质滥用者)的药物使用。研究成果可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并减轻医疗负担。

张慧婷博士

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卵巢癌精准治疗策略

研究癌症驱动基因突变对卵巢癌细胞信号通路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此项目将针对卵巢癌精准医学技术瓶颈的两大关键:寻找新靶向治疗和标志物,以及寻找克服癌细胞抗药的方法。

黄泽蕾博士

李嘉诚医学院病理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肝癌代谢与肿瘤微环境

研究肝癌的缺氧微环境与代谢重编程,并进一步拓展到与肿瘤免疫的相互联系。项目将研究免疫代谢物对肝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影响,及作为崭新诊疗和标靶策略的可行性。

黄兆麟博士

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兼属工程学院电机电子工程系)

研究项目:合成生物学与组合遗传学

研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调控生物网路,并可找寻有协同效应的基因组合,用于开发新的组合疗法。研究拓展新技术平台至改良基因编辑酶,期望提升它们的效率作临床的应用。

DrTimothyBonebrake

理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

研究项目:全球变化与热带生态保护

利用相关模型、依物种生理构建的机理模型同宏观生理学的方法来预测气候变化对亚洲热带蝶类的影响。研究成果将有助保护亚洲热带蝶类和深化对热带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并为整合宏观生态学和不同模型提供框架。

王宇锋博士

理学院化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胶体粒子合成与组装

将有机融合胶体自组装和MOF材料,通过多级自组装达到跨尺度结构调节的目的,有望最终改善材料的光学、力学、催化和分离性能。

张鸿生博士

社会科学学院地理系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热带与亚热带城市不透水面遥感

城市不透水面是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地表最直接的改变,精准监测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对理解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拟研究全球尺度热带与亚热带城市不透水面监测问题,探索大尺度城市不透水面全覆盖数据获取技术,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全球尺度光学-雷达卫星数据融合监测不透水面的技术体系。

(原新闻稿已于年9月20日发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