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m.39.net/pf/a_7805810.html到处可以看到高楼大厦,不知道什么时候高楼大厦却成为了繁华的标配,可能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是从老破小的矮楼层看到,慢慢的变成了高大上的写字楼住宅,所以就默认为高层住宅就是属于繁华地区的标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也认清楚了,高层住宅并不是大家想象中这么完美,以目前的发展趋势观看未来高层住宅,将会出现大面积的“贫民窟”,观看全球的发达国家,只是在部分大城市才出现密集的高楼大厦而已,更多地区的住房都是以洋房别墅的标准进行推开,再看看国内目前有90%的小区都是根据高层住宅的标准进行建设的,33层左右。
贫民窟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朱国钟,看来我国大城市中,很多高层住宅未来将要面临着玻璃老化电梯故障,设备成就维修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无论是从改造还是拆迁,整体的难度都是非常的大,这些高层住宅未来就会成为“永久性的平民窟”
有人说不是在年之后购买房子就需要缴纳维修资金吗?但是我们缴纳维修资金的费用通常都是40~60元每平米,每家每户缴纳的维修资金基本上都达不到1万元,而且小区维修的费用一般都是非常的高昂的,比如电梯的寿命,一般只有15年至20年,小区外墙,小区内部设施等,各方面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老化1万元的维修资金能用多久?可能一次就把它全部掏空了。
热衷追求高层建筑的三大原因:
1、高层住宅成为了地标性质,比如深圳的平安大厦、广州的小蛮腰、上海中心大厦、北京中国尊,不少的新一线城市也在学习,这种做法建筑高层住宅出现提高城市知名度。
2、高利用率,大城市的土地是比较稀缺的,房子只有不断地往上面建,才能获取更多的面积,目前国内的高层住宅一般都是米高,但是在一线城市经常可以看到超过米高的住宅。
3、超高的利润回报,虽然建筑超高层住宅非常的费钱,但是所获取的利润回报却比想象中还要大,一方面有知名度,另外一方面不少的企业又愿意花大价钱租在这样高大上的办公室里面,别人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公司有实力。
盲目地追求高层住宅,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我在年的时候就感觉到了这个关键的问题点,高层住宅并没有想象中如此美好。
年国内的高层住宅,并没有如今这么频繁地见到,但是年末在香港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完全地感受了高层住宅,并没有大家追求的这么美好。
香港是我国经济发展最繁华的城市,从60年代初房地产就开始兴起了,到现在房地产一直都被人津津乐道。80~90年代很多人都偷偷地去到香港那边生活,其中我大伯也去到了那边的生活,刚去到的时候,被香港的繁华所震惊的,当时国内的工资就仅有那么一百几十元每月,香港的工资水平更是用钱来进行计算,那时候大伯从香港回来,我们就知道肯定有好东西带回来了。
年大伯终于在香港买下了人生中的第1套房产,面积为尺约等于国内房产面积67平米,三房1厅1卫,还有阳台,在入住新房的时候,邀请家里面的人去到香港那边参观,但是父母以及爸妈都并不太方便,就把我和堂哥一起送往香港那边,顺便去看看大都市吧,那一年我14岁从来没去过大城市的,我,当然是感觉到好奇,一去到被所有的高楼震惊了,甚至看上去头还有点晕,因为在农村里面从来没见过如此高的楼房。
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非常的兴奋,居住几天之后,兴奋感已经退去了,慢慢的对小区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一方面是生活速度太快了,另外一方面好像没什么活动空间,我和堂哥在那边呆了一个半月就回来了,在居住的时候,我觉得高层住宅还不如农村的,小平层住的舒适。
大伯在香港那边已经退休了,你知道现在内地的发展挺不错的,就不决定在香港生活了,回到老家,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香港的房子就留给我堂哥居住。
大伯在老家自己弄一点蔬菜吃,偶尔也跟我们说说他在香港打拼的故事,其中就提到了住房问题。
高层住宅密度高,人口居住面积更大:
说到这里的时候大伯都在笑,当初你去香港的时候就已经住过自己那套房子了,也知道小区内部的活动空间小吧,但你有没有细心地数一下有多少层房子了30层,一层有8户,人家小区的容积率达到了6.0,我当时一听整个人都震惊了,目前国内的小区容积率一般都是在3.0以内的比较多吧,年的香港容积率就已经达到了6.0,现在香港新建的小区容积率不是更高吗?对啊,香港新建住宅的容积率已经达到了8.0了,甚至有部分地区达到了9.0,小区容积率越高,居住舒适度就越差,生活也相对更吵闹了。
高层住宅对电梯的依赖度极高:
大伯说到每天上下班最烦的就是乘坐电梯,住这么高的房子,等待电梯的时间,基本上需要10分钟,我心里想有这么长时间吗?他说一层保护人家,假设夫妻两人需要去上班,1栋楼下来大家上班时间都相差不了多少,几百个人去挤几部电梯,你说能不拥挤吗?
而且高层住宅使用电梯的频率特别的高,出现故障率也非常的高,虽然有其他电梯可以坐,但是乘坐时间拉长了不少。
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
大伯说之前购买房产的时候还是有公摊面积的,公摊面积是在后面才取消的,整栋楼的建设高度越高,公摊面积也就越大,一般30层左右的住宅,公摊面积去到了25%~30%,如果选择洋房,公摊面积仅为9%~13%左右,所以居住的楼层高也并非是好处,花同样的价钱居住到的面积就少了多这么多。
年我在购买房产的时候,小区内有洋房,小高层和高层住宅,三种类型可以选择的价格最贵的是洋房,最便宜的是高层住,才最终我选择了小高层,公摊面积在15%~18%之间价格要比高层住宅高15%,最终我选择的还是小高层,1梯两户,总层高11层,我选择了第10层的房子,购买价格虽然是贵了一些,如果计算套利面积其实真的差不多价格的。
安全隐患大,火灾救援难度最高:
在香港居住了这么多10年时间也看过了不少高层住宅的火灾情况,在整体的救援难度是非常的大的,虽然香港配备了超高云梯,但是面对香港的超高层住宅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有些火灾严重的时候出现了直升机救援。
内地可能就只有一些大城市才会配备超高云梯吧,其他中小型城市配备的云梯肯定是到达不了高层住宅所触及的高度,而且你并不一定能配备直升机救援,所以选择洋房小高层,多层住宅,这些房子是最佳的状态。
维修成本极其的高,拆迁难度也大:
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寿命的,大伯说自己购买的小区已经十七八年时间了,很多东西的寿命已经到了,比如电梯要更换了,近期也就是电梯的事情,业主都在吵闹着。
至于房子拆迁想都不要想,所有的开发商都会选择低层住宅的房子进行拆迁而已,高层住宅任由“海枯石烂”
如果开发商要拆除30层高的住宅,最起码要建60层高的住宅才能有利润,看到这里相信没几个开发商愿意做吧,在利润一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去开发更低一点的住宅呢?
大家认为我大伯在香港总结出来经验,放在如今的内地市场,是不是一样的问题,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