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球都出现过的医疗挤兑,希望中国能一直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根治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78.html

远方青木

中国的防疫已经持续三年了,如今我们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胜利结束疫情并不是指在无人感染的情况下消灭新冠病*,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自从年欧美在犹犹豫豫和内部撕扯中失去了消灭新冠病*的最好时机后,人类就再无可能消灭这个病*了。

欧美放任病*传播3年后,中国的国门之外已经全是病*,而中国能力再强,付出再多,也只能消灭自己领土上的病*。

所有人都知道中国早晚是要和病*共存的,无非就是时间问题。

既然都是共存,那中国式共存和欧美式共存有何区别?

共存听起来很简单,直接躺平也可以实现共存,那我们如何评判共存是成功还是失败?

其实衡量标准一直都很简单,那就是看你这个国家在共存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医疗挤兑,医院门口等救命的情况。

三年前的新冠病*和今天的新冠病*,是截然不同的死亡率。

阳性之后如果需要住院,那有没有医疗资源,也是截然不同的死亡率。

和病*全面共存之后超额死亡不可避免,但如果能确保充沛的医疗资源供应,医院资源绝不发生挤兑现象,那超额死亡是肯定可以大大降低的。

因此,只要在和病*共存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医疗挤兑,即可认为是成功的共存,如果还能提前给民众打足疫苗,那就更成功了。

中国的疫苗接种率非常高,全民三针比例高达90%多,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

但中国的人均医疗资源非常少,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几乎所有专家、学者和医生都预估中国将在放开后出现严重医疗挤兑现象,也几乎无人质疑他们的这一预测,因为合情合理,概率极高。

虽然说和病*共存时只要不出现医疗挤兑即可视为成功的共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放眼全世界这一“简单”的标准目前无任何一个国家实现。

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全部在第一波感染冲击时出现过严重的医疗挤兑现象,也就是他们都没达到这一“简单”的考核标准,全部都属于失败的,无奈的共存。

香港地区作为“防疫优等生”在今年初被奥密克戎破防时的医疗挤兑现象,我们如今还历历在目。

而作为更遥远的,3年前的美国和欧洲,他们当初迎接第一波感染时的医疗挤兑现象我们如今也没有忘。

没有任何发达国家能提供足够的医疗资源以应对感染冲击,而且第一轮之后还有第二轮,第三轮。。。

欧美这些国家挺过疫情挤兑冲击的办法就是临时性停止学校上课,临时性禁止出入公共场合,劝诫市民居家,等医院秩序恢复正常了再解开禁令。

等第二轮来了,就再短封一轮,如此反复。

那中国将如何解决自己即将面临的医疗挤兑问题?

在放开之前很多人提出了很多设想和可能,包括到时候如何解决小作文卖惨的问题,但最后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们居然没有出现医疗挤兑。

双11这天,我们推出了新20条,初步开启了放开之路。

12月7日,我们推出了新10条,基本彻底打开了放开之门。

又进化了一年的奥密克戎,传染力让人震惊,短短一个星期之后各路大V和媒体的简单抽样调查都显示超一半北京人已感染。

11天后,数据变成了七八成之多。

12月18日,我自己弄的一个各大城市投票中,共有2.8万北京人参与投票,其中2.2万已阳,0.67万还没阳,阳性比例为78.5%。

北京是一个万人口的特大城市,78.5%的阳性比例代表着多万人口在短短的11天里阳了,这是前所未有的阳性感染冲击波。

放开前再怎么重视第一波医疗冲击,也不会想到会在短短的11天里有这么多感染者。

用R0=20根本算不出这么离谱的感染速度,但实际上就是发生了。

别人看到这个数据想到的是这病*的感染速度真是快,这么快就感染了这么多人,而我想到的是,这么多感染者的住院需求是怎么解决的?

最新版的奥密克戎已经是究极弱化版本的病*,致病性远远弱于3年前,专家说99%的人可居家自愈,只有1%需住院。

哪怕只有1%需住院,对应万感染者,那也是17万人的住院需求,这是一个极其离谱的数字,医院能提供的床位连零头都不可能有。

美国当初的医疗冲击再怎么样,那也没有11天感染一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他们当初花了好几个月才完成了一半人的感染。

换句话说虽然奥密克戎比原始*株轻了很多,但我们面临的医疗挤兑压力却比美国强了很多,因为短期出现的病人太多,几乎是全部压在一波涌过来了。

在各种极限测试里,恐怕都没有比这个更极限的了。

但北京却没有发生医疗挤兑,到今天已经又过了一个多星期了,如果会出现挤兑那应该早出现了,但至今都没看到相关的事情发生。

发热门诊在排长队,医院里人挤人,救护车响个不停,各种新闻连篇累牍的报道,但唯独住院部一直没有满,好像前线无论送过来多少病人这里都收的下。

所有人都预测的医疗挤兑,一直没有出现,一直到七八成居民都感染了也还是没有出现。

这么离谱的医疗冲击都能扛得住,简直就是奇迹。

有人说北京是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又是首都,扛得住不代表其他地区扛得住。

正好我这还有个例子,就是武汉,一个中等偏上的中部城市。

在新10条出炉的11天后,我这有1.1万武汉人参与了投票,其中人投了已阳,人投了未阳,阳性比例为77%,略低于北京。

这么短的时间里7成以上人口阳性,给武汉带来的医疗冲击也是无以伦比的大。

但武汉也没有出现医疗挤兑。

发热门诊在排队,医院人挤人,救护车响个不停,但唯独不管多少人送到住院部都有床位安置,好像床位是无穷无尽的一样。

海外国家医疗挤医院门口等救命的情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中国出现。

医院,大量的人排队叫救护车,这已经给很惨了,要是像国外医院门口等床位救命,那简直惨的无法想象。

哪来的那么多床位?这短期的医疗冲击比国外当初要经历了还要大几十倍啊,短短11天就完成了别人几个月的感染过程。

很明显,这些需要住院的医院去了,那里有现成的床位,如今只要在原先的基础上改造一下,加入供氧设备、健康检测设备和一定的抢救设备即可。

利用方舱进行分级收治,特别医院病床,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有床位住。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医院,如今全部派上用场了。

众所周知,新冠这个病有没有床位,有没有专业医护照看,能不能吸上氧,死亡率的差距是很大的。

北京和武汉分别经历了极端情况下的医疗冲击,到目前为止全部抗住了,甚至没有露出吃力的样子,这说明我们对医疗挤兑的准备非常的充分。

我不知道中国能不能从始至终一直保持目前这种没有医疗挤兑的样子,成为全球唯一的例外,但截止目前为止我们抗住了这难以想象的医疗压力。

而只要带头的大城市抗住了第一波,那就可以各地区之间互帮互助,医院门口等床位救命。

各地区城市的感染进度不一,有先有后,先感染的先康复,当一个地区床位吃紧的时候,我们甚至还可以采用转运的办法把病人先运到床位剩余的城市,不发达小城市床位不足时,也可以这般处理。

这样进行全国一盘棋的医疗资源统筹管理,可以救治的病人更多,我们如今连这一步都没有用,说明剩余的医疗潜力还有很多。

如果人人都能住上院,如果人人都知道当自己病危时,救护车一定可以把自己送到有床位的地方,医院门口苦等几天几夜也轮不到床位,那民众的安全感就会大幅提升,存活率也会大幅提升。

全世界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在和病*共存的初期不出现医疗挤兑,不知道中国能否成为那个例外。

人人都知道奥密克戎只要有充沛的医疗资源就不可怕,怕就怕医疗挤兑,一旦医疗挤兑就死亡率飙升,这句话专家都几乎说烂了。

但如今我们好像真的可以尝试下成为那个不会出现医疗挤兑的国家,全球唯一不出现医疗挤兑的国家。

如果我们能成功,如果我们能完整的撑到最后都确保不出现医疗挤兑,那么我们也将成为全世界奥密克戎死亡率最低的国家。

只要保证在经历感染冲击的时候没有发生医疗挤兑,把死亡率控制在全球最低的水平,那就可以说是我们成功结束了疫情。

病*必然带来伤亡,无可避免,我们不可能把伤亡降低到零,但我们可以把伤亡率降到全球最低。

在过去3年中,美国平均有10%的时间是处于封禁状态的,,和中国恰好一样多,而美国学校关闭的周数甚至是中国的2.6倍。

但最终这3年的总经济增速,中国却是美国的4.11倍。

事实证明,欧美等国家在年就轻易的向病*投降,没有熬到疫苗出现,没有熬到奥密克戎大幅削弱,原始*株带来的高死亡率给经济造成的破坏是极其巨大的,民众实际承受的封控时间也是最长的。

中国是偶尔短封,清零病*后长期自由行动。

美国是长期自由行动,医院瘫痪时就短封半个月,然后接三连四的不断短封,所有地区都连续短封。

最后就变成了这样的一个结果,而中国还同时避免了四五百万级以上的人口死亡。

等到了最后,奥密克戎又进化了一年,进化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病原体。

国家就稍微松了一下手,这个新款的病原体能在11天内感染一座城七八成的人口,简直就是离谱。

在过去几个月里,原来我们就是在和这么离谱的病*在战斗,怪不得打的那么艰难。

颁布新20条时其实就已经明确方向了,新10条更是一步到位,解除对居民生活的强力干预,全面恢复正常的生活。

而在这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很多工作来应对医疗挤兑这个放开后最大的危险,方舱资源被最大化的利用了。

新10条之后的感染速率远超大多数人的预估,但我们到目前为止居然抗住了这波匪夷所思的极端感染冲击。

如今放开已经半个月了,感染过半的城市越来越多,前面的阳性康复的也越来越多,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好。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任何医疗挤兑的新闻,没有看到任何国外医院门口等床位的新闻,医生和专家预估的医疗挤兑始终没有出现,这属实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希望中国能把这种状态保持到最后,坚持到最后都不出现医疗挤兑。

如果我们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那我们就是全球唯一的例外,因为全球到目前为止没人实现过这一目标。

原文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