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二十大代表风采於若飞甘愿奉献的一抹蓝
TUhjnbcbe - 2023/7/14 21:27:00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805/4440899.html

於若飞:*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甘肃蓝天救援队理事长、队长

从年第一次做志愿者参与救援工作至今,於若飞一直奔波在救援与提高个人自救、抵御灾害能力的路上。他参与过四川雅安地震、云南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缅甸水灾等救援行动共计余次,参与营救幸存者81人,挖掘、打捞处理遇难者遗体具;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防灾普及课余场,受益28万余人次;组织参与或指挥大型活动现场民众安全保障余次,受益21万余人次;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5万余小时,捐助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余名。

“我们是具备专业救援技能的志愿者,汇聚在一起成为*府救援有益补充。”回想这十年,於若飞感慨道:“有救人后的喜极而泣,也有无能为力的黯然落泪,更有近乎山穷水尽时的不懈努力。这些画面不断凝聚成我对救援的认知轨迹,并逐渐感受到这是一项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让我将‘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理念付诸于每一次救援行动。”

於若飞曾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今年,他当选*的二十大代表。

“我是*员,我来!”

年5月,24岁的於若飞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他坦言,那时的自己有的是满腔青春热血,和对共产*员责任与使命初步认知。入*第二年的4月,我国近邻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於若飞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奔赴尼泊尔参与国际救援。他回忆:“当我得到通知要参与国际救援时,心中既忐忑,又迫切。来不及多想,我便匆忙收拾行李赶赴广州。”

年4月27日15时许,於若飞到达广州与国内其他蓝天救援队的队友会合,进行物资对接。22时许,他赶往深圳接收无人机。当他办好一切手续、带着无人机返回广州白云机场时,已是28日凌晨1时许。没时间休息,他和队友们又马不停蹄地整理物资。4时20分,他躺在整理好的物资上睡了一会。5时刚过,他和队友们开始办理物资托运……转机、待机,装物资、卸物资,4月28日下午,於若飞和几位队友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机场。

在地震灾区,於若飞负责救援所需物资、装备的管理,以及志愿者抵达尼泊尔后的对接工作,有时也与其他队友一起去现场挖掘、搜救。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不通、没有后续补给,以及当地恶劣环境等。队友们常常错过饭点,靠巧克力、饼干充饥,经常是凌晨两三点刚刚躺下,5点又起床开展工作。

於若飞说:“我们的专业救援水平和敬业精神,获得当地民众称赞。很多当地民众有困难就找中国救援队,每当看到中国救援队车辆和人员通过时,当地居民都会热情地上前,用生硬的中文向我们表示感谢。”

有一栋三层楼在地震中倒塌,经过地毯式搜寻,於若飞等人在一处坍塌楼层下发现一名中年男子,但已无生命体征。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他们决定把他“救”出来。塌陷空间特别狭小,只容得下一人钻进去,用冲击钻将钢筋混凝土打碎。而冲击钻带来的震动有可能带来空间二次塌陷,救援人员很可能陷于困境。

这个时候让谁上?於若飞说:“在救援中,我们有一条规定:家里有父母在,且年龄70岁以上,或是孩子不满18岁的队员不能去冒这种风险。当时能进去的只有我和另一名救援队员。”於若飞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说:“我是*员,我来!”

在“全灾种、大应急”体系下,於若飞(左一)积极探索多元联合救援新模式

於若飞按照规范操作,清除压在这名中年男人身上的钢筋混凝土,人被抬出来。当时在救援现场,还站着来自俄罗斯、韩国的几位救援者,“他们眼神肃穆地看着我们,注目了很久。我想这是对生命的敬重,也是对中国救援队的敬重”,那一刻,於若飞的心是滚烫的,他对入*誓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同年8月,於若飞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筹集64箱应急药品,赶赴缅甸参与水灾国际救援,蓝天救援队成员受到当时缅甸民众热烈欢迎。

“防”大于“救”

於若飞是甘肃岷县人,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第一次参与救援工作是年5月,岷县发生泥石流灾害,还在上大学的他向学校请假回家做了一名志愿者,主要参与物资发放。几天后,由于他是本地人,熟悉地理环境,会说普通话,被派到蓝天救援队做向导,带领救援队员们赴灾区深处进行灾情调查,协助打捞泥石流遇难者遗体。

那几天,於若飞和救援队员们每天早上7点准时出发,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才能回来。一条山沟十几个村子,他们徒步逐一排查。在和蓝天救援队共同工作的四天里,於若飞看到救援队员们的无私奉献和对生命的尊重,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救援工作结束,回到学校的於若飞加入陕西蓝天救援队,踏上公益救援之路。想成为一名专业蓝天救援队队员,仅靠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远远不够,他开始学习急救、无线电、单绳索攀降、水上打捞、高海拔救援等21门技能,还前往中国国家救援队、中国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接受培训。

陕西秦岭是旅游名胜区,每年都有众多户外爱好者徒步于秦岭深处,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震撼,但有些新手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年12月,一群户外爱好者登山突遇暴风雪,三死6伤。於若飞和队友们奉命前往救援,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经过一天努力,这6名幸存者获救下山,每个人脸上、手上都被冻伤。他看在眼里,更加认识到生命的珍贵。

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於若飞与队友赶赴雅安市芦山县开展救援工作,为以最快速度进入救灾现场,他们徒步走40多公里,换了8次车。他回忆,“当时有的地方人进不去,只能用无人机进去拍摄。有一天,一架无人机在返回途中没电了,摔在40多米高的悬崖上,需要人从山下爬上去,取回无人机”。

於若飞二话不说拿起绳子就走。当他爬到半山腰时,余震开始,瞬间,许多鸡蛋大的石块往下滚落,此时他发现对讲机也没电了。他坦言,“当时心里真得很紧张,我停下来,等余震过去继续往上爬,不知爬了多久终于把无人机取下来”。

时隔9年,於若飞清晰记得,有一位年轻母亲,丈夫和三岁儿子在雅安地震中遇难,她和刚出生三个月的小宝宝幸存下来。当这位母亲来给孩子领奶粉时,於若飞拿出一箱奶粉给她,可是她只拿了一袋奶粉,对於若飞说:“因为家人遇难,我受了刺激,这几天没有奶水,但是调养几天就能好。一包奶粉够孩子喝三四天,剩下的奶粉留给更需要的人吧。”真诚、朴实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於若飞,他红着眼眶,掏出随身仅有的元钱硬是塞到了这位年轻母亲的背篓里。

一次休息时,一位编导朋友问於若飞,“救援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回答“快速救援”,但这位编导告诉他,“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这次闲聊让於若飞懂得“防”大于“救”的意义,而减少伤亡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防灾自救知识普及。

於若飞认为,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叫现场环境适应性,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中。自救互救的技能是熟能生巧,学的越多,实践的越多,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更强,在真实灾难中获救机会就更大。

防大于救,於若飞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

经历四川雅安地震救援后,於若飞在兰州建立全国第一支以“防灾减灾、自救互救”为工作目标、以大学生为基础的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

生命只有一次

年7月,甘肃岷县发生6.6级地震,於若飞再次奔赴家乡救援,在岷县灾区工作近一个月。“甘肃地形特殊,自然灾害频发,救援力量不可或缺。”这次救援工作结束后,他建立了兰州蓝天救援队。年,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和兰州蓝天救援队整合为甘肃蓝天救援队。

从开展简单的防灾知识普及,发展到能承担大型综合救援;从建立之初只有三人的救援队,发展到现在拥有一支庞大的专业救援队伍;从当初只具备基本急救技能,发展到现在形成包含城市救援、水域救援、山野救援、医疗救援、空中救援、搜救犬、车辆机动、综合后勤保障等八个门类,并积极发起辅助建立甘肃省地市州的蓝天救援队伍,截至目前,蓝天救援队在甘肃武威、张掖、平凉、宕昌、天水、白银、金昌、陇南等市、州已经生根发芽。甘肃蓝天救援队每一步发展都饱含於若飞和队员们的坚持和努力。

为让甘肃蓝天救援队得到更好发展,於若飞大学毕业后开过服装店、酒吧……几年的收入基本都投入救援队运行了。他说:“救援队资金主要来源于*府采购、社会捐赠、队员AA制,还有我个人投入。我觉得在生命面前,钱不算什么,没了还可以再赚,但生命只有一次。”

在兰州,很多年长者都喜欢早上去五泉山公园爬山。这天刚下过雨,一位大伯找了根树棍像往常一样去爬山,结果到晚上还没有回家,家人向甘肃蓝天救援队求助。於若飞接到电话,立刻通知几名救援队员一起上山找人。他们找了一夜,树洞、深坑,每一处都不放过,终于在一个洞口发现一根比较新的树棍,洞有十多米深,这位大伯正躺在洞底,但尚有意识。他们赶紧将人救出,交给急救。

“他身上有10多处骨折,四个月后出院时下半身还不能动,但他执意让儿子推着他来找我们,送锦旗和元钱,我把锦旗留下了,钱没有收。”於若飞说,“蓝天”拯救不了世界,阻止不了灾难,但是可以温暖人心。他坦言“也曾害怕过,但是救人的念头总比害怕更强烈”。

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於若飞积极学习探索防灾自救实用技术,多次参加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等相关单位的专业救援培训,取得联合国国际安保部外勤安全高级资质、美国CERT(社区应急响应)培训师,国家应急救援员职业资格培训师、考评员、香港IRS山地救援员、国际救援潜水员等资质,北京大学“社会组织管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院校研修结业。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蓝色身影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於若飞更加繁忙了。他是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是疫情面前的“第一响应人”;还是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学生,是协调为武汉捐赠物资的转运链接者,打通捐赠“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服务总队成员、甘肃省社区防控志愿服务队队长。

年初,武汉刚刚“封城”的那几天,於若飞和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校友为武汉一线协调物资捐赠上亿元。上亿元的物资在他的手中实现了打通武汉救援物资转运“最后一公里”。他还策划并启动兰州市家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从居民区防控入手,切断病*传染源,为兰州市家社区提供了服务,兰州市将近一半的社区受益,间接为上百万人提供了防疫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典范,并为临夏州、定西市部分中小学捐赠疫情防控物资,助力复学工作。

时至今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甘肃蓝天救援队共计派出队员人次执行疫情防护宣传、维护公共秩序、消杀防疫、志愿服务倡导等任务,协助引导3万余人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在封控小区为户提供帮助,消杀总面积约为超过1.3万平方米。

年8月17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等地发生泥石流、暴洪等洪涝灾害,道路冲毁,通讯中断,大量群众被困。於若飞立即带领甘肃蓝天救援队队员赶赴抢险救灾一线,全力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帮助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日,为尽快确定文县受灾情况,甘肃蓝天救援先遣分队17人徒步45公里进入灾区,成为从碧口方向进入文县灾区的第一支救援力量。第二天,救援人员历经15个小时艰难跋涉,通过架设绳索、开辟临时便道等方式护送57名师生安全转移。23日,指挥部派遣人员连续三天在受灾最为严重的石鸡坝镇搭建临时安置帐篷,给村民培训沙袋构筑方法和沙袋使用方法。24日,他们又组织人员逐步开展灾后消杀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减少人民财产损失,确保百姓生命安全。

“我们先后派遣了名队员全装进入陇南灾区,开展被困人员搜救转移、灾情信息采集反馈、淤泥清理、防疫消杀等工作,连续奋战了11天。”於若飞说,面对灾情,甘肃蓝天救援队的每一位队员都奋勇担当、负重前行。

於若飞

年7月下旬,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甘肃蓝天救援队立即启动一级响应,於若飞积极与郑州市防汛救灾指挥部、河南省域蓝天救援队开展对接协调,派出44名队员携带冲锋舟等救援装备,赶赴一线救援现场,开展水上救援、排水作业、搜救被困人员、转移受困群众、装卸救援物资、救灾物资发放、防疫消杀等工作。

於若飞说:“据不完全统计,甘肃蓝天救援队共营救遇险被困群众人,排查搜寻11.2万平方米,疏散群众1.62万人,帮助群众转移各类物资件,消杀面积约78.8万平方米。”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是蓝天救援队的队训,也是於若飞的自我要求。在团甘肃省委、西北师范大学的指导下,他正在筹备成立甘肃青年公益学院,孵化、培养青年公益组织。於若飞说:“我们有一个共同梦想,在危难中给人带来生机,给他人多一些帮助和温暖。得知被选为*的二十大代表,我非常激动,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将坚定善行唤醒人心的理念,致力于不断推进志愿服务与人道公益事业。”

作者:《中华儿女》记者李菡丹

编辑:华南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大代表风采於若飞甘愿奉献的一抹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