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香港电影黄梅调时代邵氏名导李翰祥,功
TUhjnbcbe - 2023/9/4 21:25:00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提到香港电影就马上会想起武侠片,想起邵氏电影,其实邵氏不能代表香港电影,就像武侠片不能代表香港片一样,但邵氏电影无疑是最为出色的电影公司之一。

邵氏电影

邵氏有两大导演最为著名,一为张彻,一为李翰祥,在李翰祥所拍的众多电影中,*梅调电影是重要的一部分,而李翰祥其人既是*梅调电影的开山祖师,又是*梅调电影成就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李翰祥

李翰祥怎么想到拍摄*梅调电影呢?因为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梅戏电影《天仙配》,在国内外掀起了*梅戏狂潮,这部电影在香港公映,票房大好。年,李翰祥抓住这个契机,向邵氏父子提出了拍摄*梅调电影的想法。

*梅戏电影《天仙配》

李翰祥的*梅调电影拍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延续到年的《金玉良缘红楼梦》,在前后约二十年的时间里他拍摄了十多部*梅调电影,其中最著名的有9部(依次为上映年份-片名-主演):

年-《貂蝉》-林黛、赵雷年-《江山美人》-林黛、赵雷年-《杨贵妃》-李丽华、严俊、赵雷年-《梁山伯与祝英台》-乐蒂、凌波年-《凤还巢》-李香君、金峰年-《杨乃武与小白菜》-李丽华、关山年-《玉堂春》-乐蒂、赵雷年-《王昭君》-林黛、李英年-《金玉良缘红楼梦》-林青霞、张艾嘉

万事开头难,李翰祥拍电影也不例外。他拍摄的第一部*梅调电影是《貂蝉》,整体投资三十万港币。但李翰祥走的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梅调电影怎么拍?怎么唱?采用什么唱腔?用什么类型的演员?每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这个新模式开创的失败!最终李翰祥拿出了自己的成绩:《貂蝉》仅在香港本地的票房就达到三十万港币,收回了成本,之后又在台湾、东南亚等地上映。

邵逸夫

李翰祥的*梅调电影采用“一唱到底”的方式拍摄,当时香港能获得的*梅戏资料有限,模仿对象也极为有限,故而曲作者王纯和林声翕在作曲时并不完全考虑大陆传统的*梅戏唱腔,实际上,他们在当时也无法做到。这样的作曲方式将*梅戏的地方方言色彩剥离,转而变成了一种类似于流行歌曲的形式。

即便在现今来看,*梅戏也是所有剧种中最具有流行色彩的剧种,京剧、越剧也无法与之相比。当时《貂蝉》中的演员就是电影演员,而非戏曲演员,演唱由专人配唱,为貂蝉配唱的是当红女星静婷。

在这样的*梅调唱段中,不仅有传统的*梅戏韵律,也有时代金曲的时尚元素。在《貂蝉》上映的次年,邵氏便投资五十万港币开拍第二部*梅调电影《江山美人》。其后的*梅调电影,无论是李翰祥的所拍还是其他导演所拍,皆是采用这个方式。

在李翰祥的这些电影中,年上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成就最为突出的*梅调电影之一。影片在台北上映两个月就收入了八百三十万元,约70万人观看了这部电影,打破了当时一切中外影片在台湾的卖座记录,台湾一时万人空巷看《梁祝》。

其实从这些影片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当时拍摄*梅调电影的题材并不限于表现儿女情长,其故事来源也不限于已有的*梅戏剧目,如《凤还巢》就是脱胎于京剧。李翰给*梅调赋予新的内涵,也完成了一种电影类型的创造。

在李翰祥开始拍摄*梅调电影之前,大陆仅在年到年十年间就诞生了40多个剧种共多部戏曲电影,这一时段在戏曲电影的研究史上被称为“*金时代”。

大陆的戏曲电影的发展被迫中断,但李翰祥却在香港延续了下来,在一段时间内甚至都在拍*梅调电影,李翰祥是其中最著名、也是作品质量最高的一位导演,李翰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香港如火如荼的时候,大陆人尚处在“八亿人民八部戏”的时段,令人不得不感叹文化环境之重要性。

李翰祥与大陆的*梅戏人还有一些渊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安徽省*梅戏剧院到香港演出,就是诞生“五朵金花”称号的香港之行。李翰祥曾与夫人一起到后台探视演员,还曾与后来的“五朵金花”之一的杨俊交谈,当时杨俊扮演的是一个灵气十足的小丫环,李翰祥夫妇注意到了她。

李翰祥导演作品《垂帘听*》

后来李翰祥到北京拍摄电影《垂帘听*》还邀请杨俊出演里面的珍妃一角儿,但因为当时杨俊太胖而最终不得不换人。“五朵金花”中的袁玫就离开了戏曲舞台而从事电视工作,如果当时杨俊在电影中有良好的表现,或许会转战影视,*梅戏界就少了一个角儿了。

杨俊

(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电影黄梅调时代邵氏名导李翰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