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是什么时候来香港的开始说说吧!”面对干练精致的职场女性,小编也直入主题。
“其实我在新方向里面遇到的好几个核心成员都和我年纪差不多,大家都是06-08年那段时间来港的。我本科在内地毕业,学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我们学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非常少,在香港能够遇到同专业的校友就更难了。从内地毕业然后来香港读硕士,也很偶然,因为我们专业的学生一般毕业之后就会直接去业界工作,这似乎是一个正常发展路径;而我想读研究生,于是选择了香港——我觉得原因可能和很多人都类似,第一父母在不远游不会离家太远,第二留学成本相对好些,而且香港跟英国学制,研究生学习时间较国内短,只有一年,于是我就来了。
“来之前对香港有了解吗?”
“我对香港的了解源自一批朋友,这和香港当时的教育*策背景有关系。教育部自年开始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开启“香港高校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与内地高校合作直接招募内地高中生。在这之前自年起也有类似的项目,但招生规模较小且竞争激烈,通常是在已经在内地高校录取的学生中组织考试,比如说个人只取1-2个,拿全额奖学金来香港,那批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正式从年之后成体系地在内地高校招生,项目初期在几个比较前线的省市,比如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等这些省市开始直接招高中生,之后逐年逐步扩大到全国三十一个省份。但因为当时香港和内地学制有差异,香港是3年,内地是4年,所以这些项目的学生会先在内地对口高校委培一年再来港就读。我在所在本科大学读书的第一个学期通过课外活动认识了不少这样的同学。在他们赴港后,我们一直保持了联系,通过他们增进了对香港的了解,这也是我毕业之后选择来香港读书,而不是直接参加工作的其中一个因素。”
“在香港读完书之后呢?有没有想过回去发展?”
“这里也有个*策背景,我毕业的时候刚好是8年,香港给本地毕业生签发的I-ANG签证(非本地生毕业留港签证)是第一次从三个月延长至一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以前只有三个月的时候找工作还是有压力的,因为找不到工作没有签证就必须要离开。08年的时候*策改到了一年,那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我其实有一年的时间可以试,whynot?
“喔!原来香港还有这样一段时间。”年才来港的小编很是惊讶。
“是啊。当然因为学习时间比较短,只有不到一年,所以我们毕业之后很多人其实都回去了。主要原因是那时候我所学的传媒专业回去内地能够找到非常好的工作,比如去到各城市最top的电视台。留下来的人出路各不同,有的人去了凤凰卫视;工作经验比较多的学生可以去香港电台这样本地化一些的公司;英文比较好的去南华早报、华尔街日报;还有朋友申请到本土4A广告公司的工作,这种也是需要之前在内地已经有相关工作经验才有机会。因为一年时间对我们来说比较难过语言关,而且广告创意不是会说粤语就可以了。它需要一种文化积累,很多时候需要对本地的潮流话题和典故的准确把握,需要和本地受众有一种“心照”的默契,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相比商科这类较为“世界通行”的专业,我们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找工作还是很困难的。但即使这样,我记得我们系一个学妹当年参加了TVB的选秀,凭自己的实力参加唱歌比赛,最后拿了第八名,在TVB签了普通话主播。她这个经历对我们来说算是非常励志了。”
开启奋斗之旅“在香港毕业的奋斗之路果然都是非常不易啊!你又是怎么突出重围的呢?”“我当时也是很坎坷,我去面试过apple公司marketing的工作,finalround的时候败在广东话上,还面试过本地大型传媒集团旗下期刊编辑工作,也是因为广东话被拒了。我当时毕业那年是很艰难的,因为8年金融危机,香港整个经济都不太好,我记得我投简历投了份,有5个interview,最后拿到一个offer。正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最后反而进入了金融服务业。当时的老板意识到香港开始多中资公司客户在香港上市,所以他招了我这唯一的一个内地背景的大学生。但当时的那份工作对我来说非常难,首先就是语言关,因为当时我的同事、上级、客户都是讲粤语,而那时我的粤语还不是很好。但是,有一件事深深触动了我:当时一个客户的律师打电话来修改招股书内的其中一项数据,当时的我不谙粤语所以理解错了,后来直到定稿也没有人发现,直到招股书印制了许多份之后才发现这个核心数据的问题,导致一大批招股书成品作废。我的老板没有怪我,帮我承担了这个责任,但这是我无法原谅自己。此后我便发奋学习,一年之内粤语水平突飞猛进,日常生活工作已经完全没问题。”Betty的经历,相信不少内地朋友都曾感同身受:语言问题会令职场很多场合变得被动,而Betty一年就攻克了语言关,必是付出了超常的努力。
不断努力是突破重围的唯一方法“我的第二份工作是财经公关。这份工作的强度非常大,遇到大项目,公司喜欢采用“堆人海”的战术,无论是不是和这个项目相关的人都要去活动现场帮忙。这就造成了我们白天要为其他人的项目跑现场,晚上回公司再做自己项目的文件。而且公司对工作的要求非常细,大家也非常敬业。无论客户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们都想尽办法去达到。有时候发布会是早上9点开始,我们前一天晚上布置各种细节到凌晨3点才结束,第二天早上6点又要到现场准备。每个人都筋疲力尽,有时甚至需要连续通宵。”
“天啊,这工作是身心折磨吧!”“是啊,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受益匪浅,但确实非常辛苦。我从这家公司离开之后就去了一间券商公司,也是我曾经的客户。那时候正是中资证券公司刚开始在香港市场崭露头角的阶段,从公司到员工都在经历与香港市场的磨合,公司内部人事变动也比较频繁。我刚进入新公司时先被安排在了机构销售的岗位,但工作三个月之后因为人事变动,公司就建议我转HR岗位。我当时的感受就是,我很喜欢公司的环境,所以也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公司也很信任我,我一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小姑娘,就让我主管公司人力、行*兼老板助理这样的角色。我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四、五年间,公司从一开始的20个人增加到80多人,而这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比如说在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去经手很复杂的公司装修的项目,现在回头想想,这些事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宝贵的经历。做HR其中包括很多法例相关的事务,也是找前辈学习,然后自己去学劳工法例等等。虽然起步很难,但是我心在公司,很感激公司的工作环境,老板也很支持我,所以我也做得越来越好。
“听上去你的生活终于步入顺境,艰辛的情况也在慢慢改善了。”“那几年中国企业愈发重视香港资本市场,而中资金融机构也香港慢慢站稳了脚跟,开始大力的发展业务。不只是我,很多来自内地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熟悉、了解内地情况、愿意进入中资机构工作的本地甚至国外回流的年轻人都搭上了这班快车,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吧。”
Betty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也在体会和思考着香港的社会和发展每个人都是社会发展下的缩影“你的工作史也是香港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史。我想这些经历对你的生活和思想也有很大影响吧?”“我觉得对我影响更大的其实是在香港参与的社团工作和活动,因为工作能够接触到的人还是有限的。但社团工作可以接触到更多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人和事,对香港社会的接触更多。举例来讲,我们大学的校友会在香港的历史很悠久,换届仪式的时候邀请到场的会有一些已经80、90岁的老校友。这么多年的校友会工作让我也感受到香港时代的变迁。你会发现香港校友会里最早的那批人基本上都是外语学院的,本科专业都是德语、英语、西班牙语等。中年那一辈的学长学姐虽然也是外院毕业居多,但逐渐也有从事金融业的。再年轻的一辈中就开始出现商科的同学,再后来逐渐看到一些文科生。这个趋势很明显,可以看到时代的印记,也就是内地和香港的人才交流正在从一些“原生外向型”的行业向外扩散。”
“你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你对这样的人才流动有什么看法?”
“我有几个主观的印象:香港是一个全中国优秀人才的集中地。因为在内地来讲,可能北京比较多地吸纳了北方地区的人才,而江浙、华中一带的人才会比较集中在上海,广深则吸纳了大量华南地区的人才等。但是香港则集中了全中国的精英。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香港经济的结构决定了她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中国视野及世界视野的,另一方面也她固有的门槛,比如说签证。不像内地的城市之间人口是完全自由流动的,香港签证制度本身就保证了她吸纳的人才是各地的精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香港遇到的每个人都有他/她们的故事,而且基本上都是会很激励人的那种故事,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正能量。这也是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会的魅力所在。”差异与割裂任重而道远“聊到这个,我突然很想问,香港吸引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固然是好,但会不会对本地青年的就业造成冲击?”“因为我是做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一点我有一些感受。内地和本地背景的年轻同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非常勤奋、敬业、专业。但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不一样,考虑问题时候有会一些差别。现在留在香港工作的内地同事,大多数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看问题往往是很积极的、觉得只要努力拼搏“饼”就会越来越大;差不多年纪的香港同事,在他形成世界观的年纪,可能香港已经结束了高速发展期,相应地也开始出现上流困难、阶级固化的问题,有时就比较缺乏‘走出舒服圈’的勇气。”
“这种差异可能是成长环境造成的,但你觉得大家彼此关系融洽吗?”“19年之前其实非常融洽,刚来的时候更是大家关系都非常好。大家是真心诚意的,是本着互相了解的一个基础去交往的。我印象很深,我第一家公司有一位本地同事,他人很好也很风趣,有一次他看到我戴了一块稍微好一点牌子的表,就抓起我的手问我‘你这是在罗湖商业城买的吗?’,这是让我哭笑不得。还有另外一位同事从来没有去过深圳,第一次去深圳回来非常惊讶的跟我说:‘你们知道吗?深圳居然有地铁!’我当时其实很错愕,从未想过他们对一河之隔的深圳居然会不了解到这个程度。但你不能去责怪他,这种对内地的不了解、这种刻板的印象其实也都是从媒体获得的,所以我们‘说好中国故事’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另外,香港和内地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毕竟是不同的。这一点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人群的思维模式。在这一点上,要做到融会贯通其实并不容易,要港人去熟悉内地的话语体系和社会规则固然不易,要内地人去熟悉香港的话语体系和社会规则也并非易事。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国两制’的魅力所在。但也正因为如此,更加需要一批能够协调沟通两边话语的人存在。这方面,我想包括新方向在内的很多有心人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Betty相信我们在香港仍旧充满机会香港和内地彼此了解、达致信任、任重而道远。Betty在工作和生活中对香港社会的感悟和体验,见证了中资企业和内地顶尖人才在香港这块土地上的生根、发展、壮大,而她也恰逢其时参与其中成为历史见证者。我想,我们每位生活在香港的人,都是香港不同侧面历史的体验者和参与者,而这也预示着我们将成为未来香港的书写者。
(欢迎各位读者把自己的经历和故事,通过留言或者私信的方式与小编分享,或者向我们投稿。新方向HK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