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房产公摊面积这个坑得知道,100平米
TUhjnbcbe - 2023/4/29 18:49:00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明明自己买了平米的房子,为什么实际使用面积可能连70平米都没有呢?

要想解答这个疑问,您只需要明白“公摊面积”一词的来源就可以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公摊面积”那些事。

为什么买房有公摊面积?这就得从国内房产基本*策的源头说起

五六十年代是香港的*金年代,来自全球的商人聚集在维多利亚港,香港的产业和人口的高速扩张,但是香港是个小地方,不是山就是海,生存空间非常有限,于是房子也就成了稀缺商品。在当时那个年代,按照香港的*策,商业楼盘只允许整栋买卖,普通人很难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楼房越来越高

那个时候的霍云东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分层出售将成为老百姓的迫切需求。于是,他就积极参与到了购房*策的修订中,最终成功推动了分层售楼的相关*策的出台。霍云东马上也创立了自己的房产公司,成为了第一批改革试水人,从此之后,老百姓们终于可以自己买房了。每天前来咨询霍云东的楼盘的人都能挤满整个售楼处,每个人都在销售那里着急地咨询房子的信息,销售也都根本就忙不过来,可见当时生意之火热。

售楼沙盘

霍云东想了这样一个办法,为楼盘编写了说明书。其内容包括了户型、面积、价格、材料等等信息,这个放到现在来说,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楼书”了。同时,霍云东的这次创业为后来的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购房时的楼书

再后来,霍云东还首创了“卖楼花”的销售方式。说白了就是预付定金,按揭购买期房。分层售楼、编写楼书、销售期房,这三大改革效果十分明显。香港的老百姓买得起房了,香港的楼市也热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些地产商就看到了改革中的另外一种机会,那就是“公摊面积”这个产物。

规则的制定者——李嘉诚

最开始,房子按栋出售,是不存在公摊面积这个说法的,而改革后,李嘉诚首次推出了“公摊面积”的概念。后来被香港其他房地产商学去了,从此成为了行业内约定俗成的套路。

都说“名师出高徒”,而李嘉诚手下的大将——霍建宁,完美地学会了大哥的套路。80年代中期,李建成发现越来越多的汽车走进了生活,霍建宁提出:在小区里画几根线,卖车位。在几乎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又多出了一大笔的收入。

小区停车位

后来,其他地产商开始效仿,因此,车位单独销售也成为了香港楼市潜规则。这些举措在中国乃至世界商品房销售史上都是首创,咱们内地的楼市也基本继承了香港楼市的衣钵。所以,“买车位”、“公摊面积”等这些概念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公摊面积应该取消吗?

单选

你觉得“公摊面积”应该取消吗?

应该不应该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1
查看完整版本: 房产公摊面积这个坑得知道,100平米